8 月 21 日上午,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农业与生物学院派驻清远市东华镇的科技特派员胡黎明团队,深入东华镇文策村、渔湾村的红葱头种植基地,开展田间土壤采样工作。此次采样工作得到了东华镇驻镇帮扶工作队的大力协助,为后续产业技术升级奠定基础。
据当地村合作社负责人介绍,往年部分地块种植的红葱头存在球茎偏小和香味不足等问题,且抗虫抗病性较弱,影响了产量和品质。针对这种情况,特派员们采用梅花采样法,对长势不同的田块分层取样,确保所收集土样具有代表性,为精准的土壤成分分析、制定改良方案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采样过程中,驻镇帮扶工作队队员邓志维、成诺与科技特派员们并肩作业,一边细致采集样本,一边与种植户深入交流,详细询问近年红葱头病虫害发生规律、防治措施及成效,全面掌握产业发展的实际痛点。

图1 驻镇帮扶工作队邓志维同志与科技特派员们一同到田间采样

图2 特派员们带回实验室的待测土样
值得关注的是,文策村的农户长期坚持自留种培育,使该品种形成了香味浓郁、色泽红润的鲜明特质,在市场上颇受青睐,具备培育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村土特农产品的潜力。目前,科技特派员团队已为其设计专属 LOGO 及包装方案,助力品牌化建设。

图3 特派员团队为文策村红葱头设计的LOGO以及包装盒刀图
采样工作结束后,东华镇驻镇帮扶工作队队长吴基业组织队员与科技特派员团队就文策村的红葱头产业发展开展了深入研讨,一致认为通过测土配方、品种选育和精准防控优化农业基础技术的链条,为拇指红葱头的品质保证保驾护航,同时整合资源,从风味品质鉴定、成分包装设计升级、品牌营销推广等多维度发力,推动红葱头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发展,构建特色农产品品牌体系,切实带动农户增收致富。此次科技特派员的驻镇帮扶工作,为东华镇红葱头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