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植物生物安全国际会议于2025年11月2日至6日在中国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成功举办。本会议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与国际应用生物科学中心(CABI)共同主办,以“国际协作共筑植物生物安全防线,守护地球美好家园”为主题,旨在推动国家植物生物安全体系建设,深化全球科技合作,聚焦植物生物安全新挑战与前沿方向,凝聚国际共识以应对风险、共建植物生物安全命运共同体。
会议围绕植物生物安全领域的前沿议题设置了56个大会报告,并重点开设五个专题分会场,涵盖“病虫害流行规律和发生机制”、“病虫害综合治理”、“有害生物监测预警”、“人工智能与智慧植保”以及“绿色防控新技术与新产品”。来自18个国家的代表,以及国内40余家科研机构和高校的25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盛会,联合国粮农组织(FAO)、CABI等国际组织也派出代表参会。

我校参会人员合影
我校农业与生物学院、农业农村部华南果蔬绿色防控重点实验室颜珣研究员和王惠杉首聘副研究员应邀参会。颜珣研究员在“绿色防控新技术和新产品”专题分会场作了题为“Control efficacy of three biocontrol factors against striped flea beetle, Phyllotreta striolata”(三种生物防治因子对黄曲条跳甲的防控效果研究)的学术报告。黄曲条跳甲是十字花科蔬菜的主要害虫,其幼虫和成虫危害严重影响作物产量与商品品质,造成严重经济损失。颜珣老师系统研究了昆虫病原线虫Steinernema carpocapsae、苏云金杆菌G033A可湿性粉剂与“滋润专家”农用植物油三者间的兼容性,及其对黄曲条跳甲的协同防效效果,为黄曲条跳甲的绿色防控提供了新策略,有助于推动化学农药的减量使用、生态环境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颜珣研究员做学术报告
通过参与本次会议,我校教师深入了解了全球植物检疫与病虫害绿色防控的最新科研成果与政策动态,将有助于将前沿知识融入课堂教学与科研实践,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与研究布局,助力新农科人才培养。同时,会议也为我校与国内外专家搭建了合作桥梁,有助于引进先进种质资源与技术方法,提升在跨境有害生物监测与生物防治等领域的研究能力,为我国植物安全体系建设与农业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