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学生深入了解转基因技术安全的利与弊,科学视角认识转基因技术,2021年9月24日,农生院植保系郑丽老师给20级植物保护专业学生开展了以“转基因技术是否安全”为辩题的辩论赛形式的一节课程教学。植保202班为正方,其观点为“转基因技术安全”,植保201班为反方,其观点为“转基因技术不安全”。本次辩论赛在曾楼210,辩论形式为:正、反方每位辩手陈词同时播放支持自己论点的PPT,锻炼各位辩手论证能力,同时考察辩手制作PPT的能力。其他步骤按照辩论赛形式展开,主持人负责全程把控。

主持人宣布辩论赛规程
首先,一辩选手植保202彭超同学立论据,他简单介绍转基因技术的基本概念“转基因是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体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其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再从结果中进行数代的人工选育,从而获得稳定表现特定的具有变异遗传性状的个体。”,加以陈述其应用,随后从中国、欧盟、美国等的安全管理制度入手,通过对比、综述来证明转基因技术的安全。随后,反方一辩选手植保201陈博同学,反驳道,“各国有各国对于转基因技术的安全管理制度,同时各国是无法统一起来的,如果说外国认为没有问题的转基因技术,但在中国是行不通的;同理在中国认为安全的转基因技术在外国是不行的,由此可见转基因技术是安全的是不成立的,因为各国有各国的执政理念,没有统一的标准。假设正方一辩陈述的转基因技术是安全的,但因其载体的毒性无法忽略,故转基因技术是不安全的。”


标题:反方一辩陈词
正方二辩选手植保202陈键城同学反驳随机反击,“俗话说谈毒性不谈剂量是无用之谈,科学家利用该类载体是根据一定的科学道理,即使目前转基因技术的载体是有毒性物质,但目前这些都在实验室阶段,我们未来还有很多时间去探索载体的替代物。”正方二辩通过全社会最关心的转基因食品继续陈词,“首先,转基因食品入市前都要通过严格的毒性、致敏性、致畸性等安全评价和审批程序。其次,我国制订了《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的食用安全性评价规范和技术指南》。会对其基本情况,营养学,毒理学和过敏性进行评价,另外还会对其加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及其产品中外来化合物蓄积情况、非预期作用等方面还要进行安全性评价。”他举例“华恢1号”水稻进一步确立自己观点,“华恢1号在毒性评价方面,主要做了大鼠90天喂养试验、短期喂养试验、遗传毒性试验、三代繁殖试验、慢性毒性试验以及Bt蛋白的急性毒性试验,对实验动物没有不良影响。在致敏性评价方面,主要做了Bt蛋白与已知致敏原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比对,Bt蛋白与已知致敏原蛋白无序列相似性,不会增加过敏风险。”

标题:正方二辩陈词
反方二辩选手植保201黄俊燃同学反驳,“目前市场上仍没有真正商业化的转基因水稻,华恢1号可能仍然处于实验室阶段;其次,转基因食品不但要进行毒理测试,还需要对环境危害,人体危害做评估,所以不可以凭借仍处于实验室阶段的转基因食品来说一概而论地说转基因技术是安全的。 并且,转基因技术对环境的危害是潜移默化,是存在长期风险的存在。现代生物技术可能产生的风险长期存在,该技术及其产品对损害生态环境具有潜在性和缓慢性,更重要的是,该技术及其产品所造成的风险不同于普通风险,损害一旦发生,其灾难后果难以想象。”

标题:反方二辩陈词
正方三辩植保202段超同学针对以上陈述,提出反驳,“任何东西都存在隐藏风险或危害是潜移默化和长期。如汽车尾气排放量对环境有多大污染,如果当时在汽车刚发展的时候有人反对汽车,认为汽车是不安全的,我们现在的交通将多么不方便,同时现在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也是在改善环境。”正方三辩以转基因食品为主要突破口,“美国是转基因技术研发大国,也是转基因食品生产和消费国;美国种植的90%以上的玉米和94%以上的大豆是转基因的,而只有41%的大豆、17.5%的玉米用于出口,其他均为国内消费;据不完全统计,美国国内生产和销售的转基因食品超过3000个品种和品牌,加上凝乳酶等转基因微生物来源的食品,超过5000种;许多色拉油、面包、巧克力、番茄酱、奶酪等或多或少都含有转基因成分。”
反方三辩植保201洪伟杰同学反驳,“转基因食品无法代表转基因技术,转基因技术的安全性不是全部由转基因食品来表达的。转基因技术存在隐患:1.转基因是由基因重组而形成的新生物体。目前对于其结构、成分是否有所改变,缺乏严谨的科学结论和研究报告。2.目的基因产物安全性不确定。长期服用出现了过敏以及中毒的情况。3.转基因作物的非转基因成分,即营养成分、抗养成分、毒性因子安全性评估不够完善。4.基因序列毫无规律,对其他生物资源会造成一定影响,容易破坏环境。”

正方选手们为自由辩论做准备

反方选手们为自由辩论做准备
随后,主持人宣布中场休息2分钟,双方辩手为自由辩论做准备。正方四辩植保202洪家豪同学总结陈词,“目前转基因技术的一大障碍就是基因漂移,即转基因作物的基因漂移是指转基因作物的遗传物质通过风媒、虫媒等向另一个生物体扩散,导致其内在基因改变并表达外源基因优势的过程。对环境,生物多样性,土壤生物多样性具有巨大的危害,但要实现基因漂移需要3个条件:1.转基因作物与非转基因作物间具有亲和性。2.需要有花期相遇和空间重叠。3.后代适应性。而且目前利用叶绿体转化技术,即将所选基因转入叶绿体内,由于叶绿体的基因遵循母系遗传,故可避免基因漂移的发生。”反方四辩植保201蔡吕琳同学总结,“诚然转基因技术有一定的发展,但我们对其掌握仍不成熟,所以我们不能说其安全,转基因的作用点是基因,所以如果未来发生了伤害,那将是非常严重的事,故转基因技术仍需要再发展段时间才能被认为是安全的。”

正方四辩总结陈词

反方四辩总结陈词
为了增加对知识点的理解,辩论赛增设提问环节,两位同学分别针对正反方的辩题提问,开启一段颇为精彩的自由辩论。他们的问题分别是“在这么多生物技术中,为什么一定要发展转基因技术?”以及“转基因技术与农业之间的联系?”。第一个问题是由反方三辩选手洪伟杰同学回答的:“转基因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运用转基因技术培育高产、优质、多抗、高效的新品种,能够降低农药、肥料投入,对缓解资源约束、保护生态环境、改善产品品质、拓展农业功能等具有重要作用。目前,世界许多国家把转基因生物技术作为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战略选择,转基因技术已成为各国抢占科技制高点和增强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重点。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解决14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突破耕地、水等资源约束,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长期有效供给,归根结底要靠科技创新和应用。推进转基因技术研究与应用,是着眼于未来国际竞争和产业分工的重大发展战略,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必然要求和重要途径。”第二个问题是由正方四辩洪家豪同学回答的:“转基因只是一种技术,回答转基因产品是否安全,首先要明确转的是什么基因。现在水稻转的Bt基因,作为生物农药已经安全使用近70年了,它的杀虫机理很清楚,它产生的晶体蛋白只能和鳞翅目几种害虫中肠受体蛋白特异性结合,而人体肠道上没有这个受体。现在农业上病虫害的种类越来越多,发生范围越来越大,仅靠原来化学农药为主的技术不能满足现代农业生产发展的需求,转基因技术是农业科技发展的必由之路。国家应该抓住这个机会,我们没有太多时间去等,也没有太多的选择。走得越早、走得越快,对于整个国家的发展,对于解决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尤其是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就越主动。”


自由提问
此次辩论赛,同学们对课程《植物生物技术导论》的植物转基因技术章节,有了独特的理解,能以科学合理视角看待转基因技术。通过这种创新型教学方式,能深刻理解转基因技术的原理和运用,有效扩大了认知广度,培养学生们深度思考的学习习惯,未来值得进一步推广。最后老师判定,此次标辩论赛打成平局,正所谓科学无输赢,学生时代自由遨游于多样化的知识海洋,有助于拓展科学思维,以开放包容的心态接纳拥抱所在的世界和学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