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至,又称“冬节”、“贺冬”,华夏二十四节气之一、八大天象类节气之一,与夏至相对。冬至在太阳到达黄经270°时开始,时于每年公历12月22日左右,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白昼最短的一天。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

冬至三候
古代冬至亦分为三候:一候蚯蚓结;二候糜角解;三候水泉动。
一候:传说蚯蚓是阴曲阳生的生物,冬至时节,阳气虽已生长,但阴气仍然十分强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
二候:古人认为麋的角朝后生,所以为阴,而冬至一阳生,麋感阴气渐退而解角。
三候:阳气初生,所以此时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动并且温热。

民俗活动
1、祭祀
大部分地方都有冬至祭天祭祖的传统习俗,家家户户把祖先像、牌位等供于家中上厅,安放供桌,摆好香炉、供品等。有点地方也祭天神,土地神,祈福来年风调雨顺,合家平安。

2、吃冬至圆
南方地区比较盛行吃冬至圆,“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吃的汤圆又叫“冬至圆”,每逢冬至清晨,各家各户磨糯米粉包成冬至团,也会赠送亲友以表祝福之意。古人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现在也有吃冬至圆大一岁的说法。

3、吃饺子
与南方地区不同北方地区盛行吃饺子,民间认为饺子起源于东汉时期,医圣张仲景用面皮包上一些驱寒药材和羊肉来医治穷苦大众耳朵上的冻疮。因此人们在冬至吃一顿饺子也有纪念张仲景的意义。

4、九九寒消
在古代入九以后,有些文人、士大夫者流,搞所谓消寒活动,择一“九”日,相约九人饮酒,席上用九碟九碗,成桌者用“花九件”席,以取九九消寒之意。另外古人还创作了数九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杨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冬至俗语大智慧
俗语说:“冬至在月头,要冷在年底;冬至在月尾,要冷在正月;冬至在月中,无雪也没霜。”这是依据冬至日到来的早晚,推测寒流到来的早晚。
俗语说:“冬至黑,过年疏;冬至疏,过年黑。”意思是:冬至这天如果没有太阳,那么过年一定晴天,反之,如果冬至放晴,过年就会下雨。
俗语说:“冬至西北风,来年干一春。”意思是:如果冬至时节刮西北风的话,那么来年春天就会极为干旱,很有可能会闹旱灾。这样一来庄户人家就要发愁春耕、春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