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促进师德师风建设,加强校史教育,拓展育人途径,6月14日,农业与生物学院组织教工党员赴学校办学旧址云浮市罗定市国宝黄公祠开展“重走办学之路,传承仲恺精神”主题教育活动,学院党委书记周超雄、副院长(主持工作)喻国辉、学院教工党员参加活动。

1938年10月广州沦陷后,西江流域受到日寇的严重威胁,罗定市由于深入内地,距离西江较远,成为比较安全的大后方。1942年年底至1943年年初仲恺农工学校迁到罗定,在罗定简易师范学院寄住,后迁至当时的县城近郊松乡办学。仲恺200多名师生以国宝黄公祠、松䓣乡大书馆和租借3间已外迁的大户民房等作为校舍,并开设有蚕桑科、合作科、农科等专业,办有农校实验农场。1946年3月,仲恺农校陆续搬迁回广州。
教工党员来到当时办学旧址的国宝黄公祠及祠堂边的松㒼乡大书馆,感受当时艰苦的办学条件和前辈们坚韧执着的办学精神;看到国宝黄公祠斗门正对的围墙上“科学头脑、农夫身手”,感悟仲恺“注重实践,扶助农工”的校训,传承先辈精神。

随后全体教工党员来到被誉为“南国红旗渠”的长岗坡参观学习,在三楼展厅周超雄带领全体党员庄严重温入党誓词,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全体人员有序参观了长岗坡渡槽的建设过程,深刻体会长岗坡渡槽建设的艰辛,深刻学习了长岗坡先辈甘于艰苦、乐于奉献,用舍得换获得,用小我换大我的奋斗牺牲精神。


最后,全体教工在罗定市科技局叶杰主任、区钲平科长以及罗定市金鸡镇黄尔森副书记带领下,前往下迳村火龙果种植基地现场,和罗定市桥华果业管理部莫树桂副总监进行深入交流,查看了火龙果炭疽病危害情况,了解公司在火龙果生产中遇到的问题,火龙果基地出现火龙果炭疽病影响了产品的生产,并对火龙果炭疽病病原菌鉴定与防治药剂筛选与推广应用问题进行了探讨,为火龙果种植提供技术支持。

通过此次党日活动,教工党员们深刻感受到抗战时期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办学道路的艰辛和长岗坡先辈建设的艰辛,踏着前辈的足迹,传承前辈们的精神,牢固树立党的事业高于一切的事业观,自觉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争做敢于斗争、勇于担当的新时代教育工作者。